1、法治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新中国两次汉字简化,也是体现在:“由繁至简”、“由象形至抽象”这两方面发展变化的。
3、秦始皇统一全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创建了统一的汉字:汉字小篆。使汉字得到完善和规范。
4、这个标准是客观的,科学的,其客观性是指每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总是一种既得力量,其科学性是因为,它本身是由物质因素所构成,它的发展程度可以用物质手段精确测定;
5、汉字在历史上,写法的大致发展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其中意义深远的有:
6、年12月,中国第二次汉字简化,公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执行实施后,由于第二次汉字简化的幅度较大,导致许多已识字者不适应,要重新学习识字,于1978年宣布停止使用。
7、汉字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汉字存在的历史有7000多年,是“中国文明”的象征之一。
8、辅助字体
9、新中国的第一次汉字简化,意义重大,进一步使汉字规范化,使识字人数迅增加,彻底改变了“文盲”状况,使中国人民的文化水平提升到历史新高度。
10、汉字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1、文字的出现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2、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
13、pplplllppplp0ppppp
14、汉字在中国的20世纪9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电脑、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汉字的使用也遇到瓶颈。汉字在电脑的输入受阻,许多电脑软件为英语版本,软件编程等,担心影响中国的未来科技发展,令很多人呼吁:停止使用汉字(方块文字),改用拼音文字(英语)。由于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创造发明了电脑汉字的输入法:如拼音输入法、五笔输入法、智能输入法、手写输入法、笔画输入法、语音输入法等等。使得汉字进一步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15、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发展到春秋时期西周的金文,再发展到秦国前期使用的大篆,发展到秦始皇用来统一全国文字的小篆,直到汉代的隶书、魏晋之后盛行的楷书,并一直沿用至今。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
16、汉字是中国的祖先发明创造的,存在及使用之久远,范围之广大,世界上没有其它文字相提并论。周边邻国,如越南、朝鲜、韩国、日本(还在使用部分汉字)等国家都曾经使用过中国汉字。如韩国曾闹出笑话:韩国竟然想把中国的汉字,向联合国申报为韩国的文化遗产,遭到联合国的反对和邻国的笑柄。汉字是中国的,历史上、现在、将来都在使用,别国哪有资格申报什么遗产?
17、基于六种的构字原则,古老的原始文字,是很“繁”的,象形一个物体外形、形状,记忆和书写很麻烦、很困难、很不方便。如:古代的战马,用于运输、骑坐、打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