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发展到春秋时期西周的金文,再发展到秦国前期使用的大篆,发展到秦始皇用来统一全国文字的小篆,直到汉代的隶书、魏晋之后盛行的楷书,并一直沿用至今。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
2、汉字在历史上,写法的大致发展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其中意义深远的有:
3、与汉隶对应的草书叫章草,与楷书对应的草书叫个草,今草也是章草的演变。至唐代,又从今草发展出狂草。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加入了草书的特点,保存楷书的成分多,就叫楷行;比较接近草书的,则叫草行。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4、文字在历史的存在和使用,世界上主要有两大文字体系:拼音文字和方块文字。汉字是方块文字之一。
5、汉字在中国的20世纪9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电脑、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汉字的使用也遇到瓶颈。汉字在电脑的输入受阻,许多电脑软件为英语版本,软件编程等,担心影响中国的未来科技发展,令很多人呼吁:停止使用汉字(方块文字),改用拼音文字(英语)。由于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创造发明了电脑汉字的输入法:如拼音输入法、五笔输入法、智能输入法、手写输入法、笔画输入法、语音输入法等等。使得汉字进一步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6、汉字的造字方法,即汉字的构成方法(规则),主要有六种,即“六书”:象形、会意、指示、形声、转注、假借。方块字,是音形义的统一,其中会意、形声、象形在汉字的构造中占绝大多数。
7、法治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8、新中国的第一次汉字简化,意义重大,进一步使汉字规范化,使识字人数迅增加,彻底改变了“文盲”状况,使中国人民的文化水平提升到历史新高度。
9、汉字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0、中国人民坚信,汉字是我们伟大的祖先发明创造的,漫长的历史,汉字沿着“由繁至简”、“由象形(直观)至抽象”发展变化到现在,将永远使用,并发扬光大!
11、汉字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由繁至简”和“由象形(直观)至抽象”这两个方面。
12、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才是真正的法治。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谓先行者,对于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说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13、文字的出现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4、法律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是人类进入社会发展的文明阶段才产生和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调整是社会调整的特殊形式。法律能够调整、规范人们的行为。这种调整规范作用的特点就是明确、肯定,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法律的调整规范作用是通过法律的职能来实现的。它的进步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15、现在中国大陆使用的是1956年的第一次简化汉字。如中国及海外一些华人,保留使用1956年以前的一些繁体字。即简体汉字和部分繁体字并用。
16、基于六种的构字原则,古老的原始文字,是很“繁”的,象形一个物体外形、形状,记忆和书写很麻烦、很困难、很不方便。如:古代的战马,用于运输、骑坐、打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