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民族之林
1、千百个手持钢枪的战士,如千百个屹立不倒高大的山峰,坚守在国的边疆。
2、“屹”,普通话读音为yì。“屹”的基本含义为山势高耸,喻坚定不可动摇,如屹屹、屹立。
3、自1949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
4、这座老房子经历了八十年的风霜雪雨之后,依然屹立不倒,昂首挺胸,不由得令人心生敬意。
5、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像一座高山一样屹立在东方
6、在日常使用中,“屹”也常做形容词,表示坚定不移的,如屹若长城。
7、(2)当今世界正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知识在推动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地靠引进,跟在别国后面搞建设,不仅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会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只有弘扬开拓进取的精神,才能给我国的各项事业注入充满活力的源泉,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
8、当一个衰弱的民族,领悟到了发展的真谛,就会屹立于强者之林,只有履行他该有的义务,才能沐浴在和平之风中.
9、造句:1、没有坚强,不会有偌大一个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0、近义词:卓立
11、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12、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台像一个巨人屹立在黄浦江畔.
13、这棵大树屹立在山头,勇敢地面对狂风暴雨,毫无畏惧.
14、“屹”,山表意,其古文字形体像山峰耸立,表示字义和山有关;乞表声,乞本作气,像云气,表示高耸之山常有云气缭绕。
15、青松不畏严寒,依然苍翠,屹立在寒风之中.
16、中国像个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此之前,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组织法》等重要文件,选举了中央人民委员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和国旗、国徽、首都等,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工作。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各族人民和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18、近义词:岳立,耸立,挺立,
19、此树已经在泰山栽种多年,即使经历了很多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
20、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句话出自于《人民日报》(1949年09月03日第1版)社论。原文是,在行将来临的新纪元里,中国人民将以更加伟岸的身姿,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1、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之日。
22、(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就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只有提倡创新精神,扶持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新生事物,才能真正推动事物的发展。
23、一个没有创新潜质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