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远大方能进步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小拿破仑从他立志从军开始,一直说到想带领法国的雄兵,席卷整个欧洲,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帝国,并且让自己成为这个大帝国的皇帝。最终,拿破仑也成为了真正的法国皇帝。
3、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
4、理想是我们的强大精神动力,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是中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根本保证。
5、家居的快乐,是所有志向的最终目标;是所有事业的劳苦的终点。
6、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我们树立的人生目标一定是要通过自我努力能够实现的,我们要把这个目标分解为许多步,把每一个小目标完成好,最终会实现我们的大目标。
7、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8、志之所向,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9、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但是在他心中,一直蕴藏着对音乐强烈而深沉的感情。
10、陈平: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11、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远处的风光。
12、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13、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们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动力,自然不能盼望他们会有杰出的成就。男儿事业当志奇。
14、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的目标开始。
15、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要勇敢面对,克服困难,由小事到大事,最终走向自强和成功
16、还有伟大的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7、惊叹号是勇士滴在攀登路上的血,也是懦夫失望时流淌的泪。
18、匡衡:匡衡凿壁偷光,深夜读书。为读书去大户人家干活不收报酬,只为借书。最终成为西汉时期著名学者。
19、只要不放弃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价值。
20、儿童有无抱负,这无关紧要,可成年人则不可胸无大志。
21、闻鸡起舞:东晋军事家祖逖立志在纷乱的军阀混战的社会中有所作为,于是每天鸡一打鸣就起床练习武艺,数年来从未间断。后来成了军事家。
22、在拿破仑还是一个单纯的小朋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的叔叔问拿破仑,将来长大想要做什么?拿破仑在听叔叔这样问他之后,马上滔滔不绝地发表了心中构想已久的伟大抱负。
23、好汉立志达到目的,好马登程达到千里。
24、理想是一簇火种,能点燃拼搏进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生奋斗的历程。
25、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容山距海不能限也。
26、万斯同: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27、一代伟人毛年少外出求学,曾改写诗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寄给他父亲,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28、某天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升官发财,有的说继承家产,当问到时,周课回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真是掷地有声。
29、邓亚萍: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30、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志向远大方能进步
31、松软的沙滩上最容易留下脚印,但也最容易被潮水抹去。
32、凿壁借光:说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立志发奋的故亊,原来匡衡少年时家境贫穷,但他有理想,于是发奋读书,晚上自家没灯,便凿开墙壁让邻居家的灯光穿透过来,借着灯光学习,终成大家。
33、生活呆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
34、人都是要有理想的,心里有目标,才能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