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祭器怎么读拼音【65句】

时间:2024-11-02 11:43:56 说说文案

祭器怎么读拼音

1、如:钤印弥封(盖了印的密封文书);钤识(打上印记);钤盖(盖印);钤别(盖印识别)

2、锁,比喻管束:~束。

3、用以焙制茶叶的器具。

4、▶郝懿行疏:“钤疑祈之声转耳,经文祈而不糈,即祠不以米之义;思训未详。”

5、束戈卷甲,读音为shùgējuànjiǎ,捆起兵器甲胄,指缴械投降。元代丞相脱脱和阿鲁先后主持修撰《宋史·韩世忠传》:“大军至矣,亟束戈卷甲,吾能保全汝,共功名。”意思是大军已到,你只要缴械投降,我能保全你们全部的人,一起享用功成名就。

6、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墨子·明鬼下》

7、垣字的本基本含义为矮墙,墙,如:短垣、城垣;引申含义为城,如:省垣;官署,如:谏垣(谏官官署)。

8、钤读qián。

9、笔画:9画

10、如:钤干(掌印的官吏);钤印(印章)

11、▶《山海经·西山经》:“其十辈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鸡,钤而不糈。”

12、扩展资料

13、五笔:QWYN

14、簋,笔画17,上中下结构,部首竹字头。

15、“钤”,普通话读音为qián,“钤”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钤,大犂也。一曰类㭒。从金今声。巨淹切”。“钤”的基本含义为印章,如钤记;引申含义为盖印章,如钤印;谋略。如钤决、钤谋。

16、祭器名。

17、在现代汉语中,“朱”字多用作名词,如:朱砂,朱印。

18、肉袒面缚,读音为ròutǎnmiànfù,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

19、近义词:

20、盖(章):~印。

21、〔《广韵》巨淹切,平盐,群。〕

22、▶宋蔡襄《茶录·茶钤》:“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

23、shènjiáyuánguǒ

24、联合式结构,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等,含褒义词感彩。

25、此处的意思是红色油漆喷的门槛,绿色的纱窗。

26、兵法。参见“钤决”。

27、zhūqījiàn

28、繁体:鈐

29、盖印章:~印。~章。

30、盖章,盖印。

祭器怎么读拼音

31、以有常术而无钤谋。——《淮南子·诠言》

32、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韩非子·十过》

33、(1)朱色,大红色。古代称为正色[vermilion;bright-red]

34、朱,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hū,另有异读音shú,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在六书中属于指事字。“朱”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赤心木,松柏之属。“朱”字基本含义为一种树心为红色的树木。引申含义为大红色。

35、紫衣而朱冠。——《庄子·达生》

36、“蜃”,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shèn,“蜃”的基本含义为蛤蜊,如蜃景。

37、(形声。从金,今声。本义:一种农具)

38、笔顺:撇、横、横、横、竖提、撇、捺、点、横撇/横钩、

39、朱漆槛的读zhūqījiàn。

40、朱鳞火鬣。——唐·李朝威《柳毅传》

41、簠,笔画18,上中下结构,部首竹字头。

42、部首:钅

43、qián

44、锁:~键(a.锁钥,关键;b。喻机谋)。

45、锁。引申为关键、要领。

46、语出陈登科《风雷》:“(祝永康)单枪匹马,冲入敌人的师部,活捉敌师长,迫令全师缴械投降。”

47、钤【读音:qián】

48、基本释义

49、详细释义

50、在汉语应用中,垣字也表示星的区域,古代把众星分为上、中、下三垣。

51、guǐfǔ。簋簠的意思是盛黍稷的祭器,借指礼仪。它的同音字是轨辅。

52、在古文中,“钤”通“权”,表示权谋,谋略。

53、印章:~记(旧时印的一种)。

54、俯首称臣,读音为fǔshǒuchēngchén,低头向对方自称臣子,泛指向对方屈服。出自金玉舟《赵匡胤》第19章:“那些不动一兵一卒,就跪拜在郭威面前俯首称臣的人,难道还有脸面来耻笑你!”

5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6、◎朱zhū

57、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意思是微子便手持自己的祭器来到军门。他露出右臂,两手绑在背后,左边让人牵着羊,右边让人拿着茅,跪在地上前行求告武王。

58、网户朱缀。——《楚辞·招魂》

59、▶郭璞注:“钤,所用祭器名,所未详也。或作思训祈不糈,祠不以米。”一说为祈祷之意。

60、通“权”。权谋,谋略

祭器怎么读拼音

61、朱漆槛,碧纱窗:

62、缴械投降的拼音为jiǎoxiètóuxiáng

63、意思是交出武器,停止抵抗,放下武器,向对方屈服。多指战争形势明朗主动变节对立阵营的行为。

64、在日常使用中,“蜃”也常做名词,表示古祭器,如蜃器。

65、所以读kǎn